在化妆品,涂料等含水产品中,富含营养成份的各种添加剂,如增稠剂,乳化剂,纤维素等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污染会导致产品表面变色、流动性变化、pH值变化、使用性能恶化、凝聚、破乳、产生异味甚至表面长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控制微生物生长,无论从实际应用原因还是专业的卫生学观点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护产品,很多生产厂家都会想到在产品中添加防腐剂,但是很多时候防腐剂仍然起不到理想的防腐效果,尤其是在夏季,环境潮湿高温的时候发生防腐失败的频率更高。应用企业十分焦躁,一头雾水,但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将责任归咎于防腐剂的功效不够强。
实际上,产品的防腐并不是添加一种防腐剂这么简单。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微生物含量。例如原材料的微生物含量多少、生产现场的卫生情况以及是否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了合适的防腐剂等都会影响最终的防腐效果。防腐失败许多时候都是由于生产厂家忽略了有效控制原材料和整个生产线系统等的微生物污染而引起,这些先期的污染给后期成品的防腐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另外生产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加料顺序和加料监管制度的科学性也是防腐成功的保证,长期的防腐剂使用经验关于防腐失败的因素总结如下:
ღ 生产环境卫生差:操作系统及原材料,水系统微生物污染
ღ 防腐剂失效:如卡松PH值使用范围超过9,布罗泊尔高温下分解
ღ 盲目借鉴他人配方和工艺:不切合实际死搬硬套,缺乏相关的防腐实验数据
ღ 防腐剂选择不当或添加方法不当:部分防腐剂析出沉淀而导致防腐功能损失,部分原材料和防腐剂发生反应从而降低防腐剂效力
ღ 防腐剂用量不足:如长时间用一种防腐剂,微生物会产生抗药性,原用量已不能抵抗微生物的生长
ღ 漏加或少加防腐剂
ღ 产品在保护不周的设备中未及时灌装,停放时间较长而遭遇微生物二次污染